欢迎您来云企招聘网

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薪闻 > 职场指南 > 薪酬福利 > “软待遇”好 “硬待遇”就不会差
“软待遇”好 “硬待遇”就不会差
作者:www.jobgojob.com 时间:2015/7/1 阅读:374次

“软待遇”好 “硬待遇”就不会差

人才市场的“金三银四”又来了,与过去相比,现在有不少职场人在跳槽时更看重企业的“软待遇”,近日一项有近三千人参与的相关调查也显示,“软待遇”对80.3%的人有吸引力。而近年来,很多企业对“软待遇”也越来越重视了。

  “软待遇”好,“硬待遇”就不会差

  裘小姐最近刚刚成功地从一家网络媒体跳槽到了从事服装经营的外贸公司。她说,在媒体工作很累,可自我调配的时间比较少。“现在的外贸公司软待遇非常好,最让我看重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服装外贸有淡季和旺季之分,旺季时忙一阵,到了淡季就可以好好休息休息,调整一下自己。二是环境,原来我所在的公司人文环境比较差,碰到事情经常扯皮推诿,然后就不了了之,要想做好一件事很不容易。而现在这家公司的职责分明,每人分管自己的一摊业务,觉得很爽气。”裘小姐认为,一家公司的软待遇好,那么它的硬待遇肯定不会差。如果连温饱都岌岌可危的企业,怎么可能去给员工提供软待遇呢?

  和裘小姐有相同想法的人还不少,记者在采访时遇到两位医生,不约而同地表示后悔当初的选择,一位医生苦笑说:“曾经有一份教师的职业放在我面前,可是我却没有去填报……”他最羡慕的是教师每年有寒暑假。而另一位医生现在更想去公司:“大医院论资排辈情况非常严重,年轻医生要想往上升,需要漫长的等待。”

  收入达到一定程度,“软待遇”作用凸显

  据了解,企业“软待遇”包括福利、环境、发展前景等。由中国经营报、《职场》杂志主办的“50佳第一工作场所”评选近日揭晓,今年的评选主题是幸福感,其中包含员工认同感、培训体系、成长计划、员工激励、工作环境等。

  上榜的卡夫食品中国人力资源总监唐文 告诉记者,公司为年轻的经理人提供多种方式的职业培训和成长机会,自2000年起就在高校推出“管理培训生”计划,为企业注入优质的新鲜血液。针对员工职业生涯的各阶段,公司有一系列核心培训课程,每位员工都享有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和及时的发展反馈。“教练”文化是该企业人才孵化的一个重要方式。公司为高级管理层聘请外部的职业“教练”,管理层完成培训后,还要担任所在部门的“教练”或担当公司内部的培训师角色。“辅导教练项目不是普通的培训项目,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学习型文化,为员工在公司里成长提供开放的氛围和建设性的反馈。这种文化的植入是成为最佳雇主的重要环节之一。”

  人力资源专家欧阳晖表示,如今很多企业开始通过提高“软待遇”来吸引更多人才。当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软待遇”的作用会更加凸显。比如美国企业薪酬一般高于欧洲企业,但不少美国公司的资深人士,在四十多岁时会跳槽到欧洲公司,就是因为欧洲公司的工作压力相对比较小,休假时间比较多。

  数字职场:三成被调查者不满现有“软待遇”

  中国青年报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发布了一项关于“软待遇”的调查,参与人数2948人。

  结果显示,30.6%的人表示看重工资、户口等“硬待遇”,23.4%的人更看重企业文化、休假时间等“软待遇”,44.9%的人表示“两者同等重要”。

  求职者比较看重哪些“软待遇”?83.9%的人首选“带薪休假、过节费等福利”,其次是“职业发展前景”(70.9%),“学习、培训机会”排名第三(58.8%)。接下来依次是:上下级关系(47.0%)、同事关系(46.5%)、企业文化(45.0%)等。

  月薪达到多少时,会更看重“软待遇”?38.2%的人首选“3000-5000元”,28.4%的人选择“2000-3000元”,23.6%的选择“5000-8000元”。

  哪类用人单位的“软待遇”更好?调查中,“党政机关”排名第一(59.2%),“事业单位”排名第二(57.5%),“国有企业”排名第三(52.4%)。接下来依次为:外资企业(38.7%)、公益组织(13.6%)、民营企业(7.0%)等。调查中,34.3%的人对目前供职单位的“软待遇”表示不满,29.3%的人表示满意,36.3%的人认为“一般”。

来源:云企招聘网
热门推荐